导入数据...
 
关于开设2022春季学期中华传统文化讲座的通知
[四川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2年4月11日
  查看:1803
  来源:

各位研究生同学:

        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讲座选修课,本期主题为“传统与新声:巴蜀文化的多维解读”。该讲座为公共选修课,课程学分为1学分,课程考核合格后学分计入公共选修课板块。

        一、课程介绍

        巴蜀大地山川壮丽多姿,文化丰富多元。本课程从语言、文学、民俗、民歌四个角度带领大家领域巴蜀的山水人文、风土人情。

        二、课程安排

        讲座一 王振:巴言蜀语,蔚为大观——谈谈四川的语言与方言

        概要:四川是语言大省,除了我们熟悉的四川话(西南官话)之外,还有客家话、湘方言等其他汉语方言,除了汉语之外,还有近20种少数民族语言。本次讲座将对四川境内的语言和方言的分类、分布情况进行宏观介绍,并就“四川方言与巴蜀地域文化”、“四川民族语言与汉语的接触”、“四川民族语与汉语的亲属关系”、“历史文献中四川的语言与方言”等具体内容进行微观探讨,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四川语言的多样性、四川语言资源的丰富性,深化对四川民族语与汉语共时接触与历史关系的认识,增强传承优秀语言文化的意识与能力。

        讲座二 肖砚凌:浅谈巴蜀游记中的生态审美智慧与生态美育功能

        概要:巴蜀游记是以事、诗、文等形式记写作者出、入巴蜀或游历巴蜀的见闻感受的文学样式,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中心,是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文献的组成部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巴蜀游记文献的基本情况,分析巴蜀游记中的“所至”与“参与”之美,“所见”与“自然”之美,“所感”与“家园”之美,及其所具有的培养个体生态审美意识,发展个体生态审美能力的生态美育功能。旨在帮助大家了解巴蜀游记文学,认识其作为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文献的性质及价值。

        讲座三 李国太:历史民俗学的史料问题——以四川旧志中的民俗资料为例

        概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历史文献资料的国家,尤其是浩如烟海的地方志文献,为中国历史民俗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支撑和思想资源。本次讲座将简要介绍清代民国四川地方志中民俗资料的类型与分布,总结地方志民俗史料的特征,以及运用地方志民俗史料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地方志这一文类,以及历史民俗学研究的史料问题。

        讲座四 罗亮星:川腔蜀韵——谈谈四川民歌

        概要:四川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是中国第二大藏区。多民族长期融合过程中,创造出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特色鲜明的民歌。本次讲座将从四川民歌历史起源、类别风格、词曲关系和赏析实践等方面进行讨论。帮助同学们了解四川民歌的风格特征、文化内涵,提高民歌鉴赏、艺术审美的能力,激发保护传承、实践推广民歌的意识。

        讲座专家简介见附件。

        三、课程考核

        讲座结束后,提交课程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800字。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四、选课注意事项

        1.请有选课意向的同学登录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管理系统完成选课。选课时间为04月11日17:00—04月18日23:59,选课人数上限190人,在系统开放的选课时间内同学们可以自行选退课。选课结束后不允许退课,因个人原因导致的课程考核不合格成绩将如实录入研究生系统,相应后果自行承担。

        2.讲座行课时间:校历第09周-12周(04月21日—05月12日)周四下午14:30-16:30。

        3.讲座行课地点:成龙校区C303。

 

        特此通知

                                           研究生院培养科

 2022年04月11日


附件:专家简介.docx  (12.73k)[下载]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