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 热忱欢迎您访问四川师范大学主页:http://www.sicnu.edu.cn/ 热忱欢迎您访问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处主页:网址:http://yjsc.sicnu.edu.cn/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E-mail:yzb106361@126.com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028-84760693 一、学校概况 四川师范大学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渊源。抗 战期间,东北大学迁至四川省三台县。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留川部分创建了川北大学。1952年 政府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在四川南充成立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迁至成都现校址, 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 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授权单位。学校1986年被批准为 可以招收长期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获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首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试点单位,2006年被批准招收高等学校教师攻读硕 士学位招生单位,2006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 建校以来,学校涌现出了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 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 、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等大批知名专家,他们 的学术贡献享誉海内外。 四川师范大学现有校本部、东校区和草堂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300亩。面向全国招生, 设有学院17个,本科专业60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6个,2个博士授权点(中国古代文学、 基础数学),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4个硕士授权点,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 地,3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学科,11个省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 的占 40%多。近5年来,学校共出版学术专著495部,发表论文5916篇,被SCI、EI、ISTP收录34 2篇,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71项。2000年 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600余项,科研经费10360万元。学校主办的《四川师范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方阵,《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 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 270万册,是四川省三大图书馆之一。 学校先后同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建立了固定的学术交流关系,培养培训了 400余名外国 留学生,选派教师 330余人次到国外攻读学位和进修、访问。同时,学校还分别与美国匹兹堡大 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签订了人才合作培养计划,已派出学生近百名。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建设国内一流的示范性师范大学为目标,以" 重德、博学、务实、尚美"为理念,以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 为保障,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具 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四川师范大学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狠抓教育 管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为实现学校的第二次跨跃和把四川师范大学办 成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国内知名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目录说明 1、2008年我校按国家计划面向全国招收约700余名(含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免试生)。具 体招生规模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录取时,各学科、专业登出的招生名额将根据上 线考生情况进行调整。 2、凡符合国家规定,年龄不超过40岁(计划外年龄不限),身体健康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和 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后两年(2006年7月前毕业)以上的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 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每个专业对学历的具体要求请仔细查询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3、我校2008年各专业部分接收应届本科毕业推荐免试硕士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包含于 各专业招生人数内),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应在我校规定的时间内参加复试。我校诚挚欢迎全国 各高校中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报考我校。 4、考试科目:101政治、201英语、203日语、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04数学 四、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13历史学专业基础均为国家统一命题 ,其余科目均为我校自行命题。国家统考科目内容以教育部规定2008年的考试大纲为准,自命题 科目以我校2008年招生简章中的参考书目为参考。 5、凡规定可选考的考试科目,请考生在报名登记表上将选定的考试科目代码填写清楚,否 则由学校指定考试科目。 6、各专业推荐的参考书,仅供参考,考试范围可不受参考书目限制。 7、同等学力(无本科毕业证)考生必须加试两门,具体要求请查询我校2008年攻读硕士学 位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8、专业目录中标有符号"▲"、"☆"者,分别为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 9、我校招收的所有硕士研究生专业学制为2-3年。 三、报名须知 1、 网上报名时间:10月10日--10月31日,需要填报、查询或修改报考信息。网报网址htt 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所有考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 2、 现场确认:11月10日--11月14日,凡报考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毕业证原件 和复印件到指定的硕士生招生报名点现场照相、确认个人信息。所有考生网上报名后必须进行现 场确认本次报名才能有效。 3、考试时间:待定。具体时间以准考证的规定为准。 4、考生参加考试后,我们将及时在网上公布成绩,请大家查询,我们不另寄成绩通知书。 有关复试的时间及复试名单,我们将及时在研究生处网站招生办栏目上公布,望大家及时查询。 5、考生可通过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网站(http://yjsc.sicnu.edu.cn/)查询最新有关研 究生的信息。同时欢迎各位在此网站《咨询信箱》提出疑难问题,我们会及时作出答复。 6、购买参考书目请直接咨询所报考我校相应的学院,购买历年试题请咨询我校档案室(028 -84760667)。 注: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若有变化以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为准。 单位代码:10636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邮政编码:610068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 话:028-84760693 联 系 人:霍小军 ┌──────────────┬──┬───────────────┬──────┐ │ 专业代码、名称 │招生│ │ │ │ │ │ 考 试 科 目 │ 备 注 │ │ 及研究方向 │人数│ │ │ ├──────────────┼──┼───────────────┼──────┤ │001政治教育学院(028-8476083│ │ │ │ │ 6) │ │ │ │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 16 │①101政治 │ │ │ 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②201英语 │ │ │ 0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当代 │ │③6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 │ │ │④811哲学史 │ │ │ │ │ │ │ │010102中国哲学 │ 6 │①101政治 │ │ │ 01儒家经学 │ │②201英语 │ │ │ 02宋明理学 │ │③6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 │ │ │④811哲学史 │ │ │ │ │ │ │ │010103外国哲学 │ 6 │①101政治 │ │ │ 01近代西方哲学 │ │②201英语 │ │ │ 02现当代西方哲学 │ │③6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 │ │ │④811哲学史 │ │ │ │ │ │ │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1 │①101政治 │ │ │ 0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②201英语 │ │ │ 0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行政管理│ │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0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公共关系│ │④812政治学 │ │ │ 0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 │ │ │ │ │ │ │ │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 12 │①101政治 │ │ │ 0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 │②201英语 │ │ │ 02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 │ │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④812政治学 │ │ │ │ │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12 │①101政治 │ │ │ 0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研│ │②201英语 │ │ │ 究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 │ 0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 │ │ │ │ │ │ │ │ │002文学院(028-84760114) │ │ │ │ │010106▲美学 │ 30 │①101政治 │本专业要求报│ │ 01美学原理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考者达到本科│ │ 02中国美学 │ │③613西方美学史 │毕业(即有本│ │ 03西方美学 │ │④813中国美学史 │科毕业证)水│ │ 04审美教育学 │ │ │平。 │ │ 05影视美学 │ │ │ │ │ │ │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16 │①101政治 │ │ │ 01语文教学论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语文课程论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 │ │ │ │ │ │050101文艺学 │ 12 │①101政治 │ │ │ 01文艺美学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中国文论 │ │③615中国古代文学 │ │ │ 03西方文论 │ │④815现代汉语 │ │ │ 04写作美学与写作文化学 │ │ │ │ │ 05写作思维与写作措辞学 │ │ │ │ │ 06大学写作教学 │ │ │ │ │ │ │ │ │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20 │①101政治 │ │ │ 01语言文字的应用与规范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对外汉语教学 │ │③615中国古代文学 │ │ │ 03高校语言教学与研究 │ │④815现代汉语 │ │ │ 04文秘与应用语言学 │ │ │ │ │ │ │ │ │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 15 │①101政治 │ │ │ 01上古汉语(含简帛文献)研│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究 │ │③615中国古代文学 │ │ │ 02中古及近代汉语研究 │ │④815现代汉语 │ │ │ 03现代汉语(含方言)研究 │ │ │ │ │ 04汉语文字研究 │ │ │ │ │ │ │ │ │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 15 │①101政治 │ │ │ 01古籍整理与研究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巴蜀文献整理与研究 │ │③615中国古代文学 │ │ │ 03中国文化史 │ │④815现代汉语 │ │ │ │ │ │ │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 20 │①101政治 │ │ │ 01中国文学批评史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中国古代文学的断代研究 │ │③615中国古代文学 │ │ │ 03中国古代文学的分体研究 │ │④815现代汉语 │ │ │ 04巴蜀文学 │ │ │ │ │ │ │ │ │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 20 │①101政治 │ │ │ 01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巴蜀文化与中国新文学 │ │③615中国古代文学 │ │ │ 03中国现代文学 │ │④815现代汉语 │ │ │ 04中国当代文学 │ │ │ │ │ │ │ │ │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3 │①101政治 │ │ │ 01西部民歌研究 │ │②201英语 │ │ │ 02西部民间文学与民俗研究 │ │③614中国古代诗歌史 │ │ │ │ │④814民间文学概论 │ │ │ │ │ │ │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12 │①101政治 │ │ │ 01比较文学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比较诗学 │ │③615中国古代文学 │ │ │ 03欧美文学 │ │④815现代汉语 │ │ │ │ │ │ │ │003法学院(028-84760553) │ │ │ │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18 │①101政治 │ │ │ 01宪法学 │ │②201英语 │ │ │ 02行政法学 │ │③616宪法学 │ │ │ 03宪法、行政法与市场经济 │ │④816法学概论 │ │ │ 04宪法、行政法与逻辑学 │ │ │ │ │ │ │ │ │ │004教育科学学院(028-8476081│ │ │ │ │ 5) │ │ │ │ │040101▲教育学原理 │ 8 │①101政治 │同等学力考生│ │ 0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 │②201英语 │要求具有公开│ │ 02教育基本理论与应用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发表本专业相│ │ 03教育制度与教育管理研究 │ │ │关论文2篇以 │ │ 04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 │ │ │上 │ │ 05教育哲学 │ │ │ │ │ │ │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20 │①101政治 │同等学力考生│ │ 01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 │ │②201英语 │要求具有公开│ │ 02教学理论研究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发表本专业相│ │ 03教学心理研究 │ │ │关论文2篇以 │ │ 04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 │ │ │上 │ │ │ │ │ │ │040103教育史 │ 8 │①101政治 │同等学力考生│ │ 01外国教育史 │ │②201英语 │要求具有公开│ │ 02中国教育史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发表本专业相│ │ │ │ │关论文2篇以 │ │ │ │ │上 │ │ │ │ │ │ │040104比较教育学 │ 20 │①101政治 │同等学力考生│ │ 01比较教育管理 │ │②201英语 │要求具有公开│ │ 02教育与社会发展区域比较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发表本专业相│ │ 03中外教育理论比较 │ │ │关论文2篇以 │ │ 04中外民办教育研究 │ │ │上,原则上英│ │ 05教师教育比较 │ │ │语要求过6级 │ │ │ │ │ │ │040105学前教育学 │ 8 │①101政治 │同等学力考生│ │ 01学前教育基本原理 │ │②201英语 │要求具有公开│ │ 0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发表本专业相│ │ 03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 │ │关论文2篇以 │ │ │ │ │上 │ │ │ │ │ │ │040106高等教育学 │ 6 │①101政治 │同等学力考生│ │ 01高等教育原理 │ │②201英语 │要求具有公开│ │ 02高等教育管理与法律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发表本专业相│ │ 03高等学校学生资源开发与管│ │ │关论文2篇以 │ │ 理 │ │ │上 │ │ │ │ │ │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 10 │①101政治 │同等学力考生│ │ 01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 │ │②201英语 │要求具有公开│ │ 02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发表本专业相│ │ │ │ │关论文2篇以 │ │ │ │ │上 │ │ │ │ │ │ │040109特殊教育学 │ 8 │①101政治 │同等学力考生│ │ 01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 │②201英语 │要求具有公开│ │ 02特殊儿童甑别与教育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发表本专业相│ │ │ │ │关论文2篇以 │ │ │ │ │上 │ │ │ │ │ │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16 │①101政治 │同等学力考生│ │ 01学习与教学心理研究 │ │②201英语 │要求具有公开│ │ 02学校心理学 │ │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发表本专业相│ │ 03心理咨询与测评 │ │ │关论文2篇以 │ │ 04社会性发展与促进 │ │ │上,01方向欢│ │ 05认知发展与教育 │ │ │迎有中小学学│ │ │ │ │科知识背景或│ │ │ │ │教学经验者报│ │ │ │ │考 │ │ │ │ │ │ │005成人教育学院(028-8476014│ │ │ │ │ 4) │ │ │ │ │040107成人教育学 │ 10 │①101政治 │ │ │ 01成人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 │ │ │ │ │ │006外国语学院(028-84765544)│ │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2 │①101政治 │本专业招收本│ │ 01英语教学论 │ │②201英语 │科为英语专业│ │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的考生。同等│ │ │ │ │学力考生须过│ │ │ │ │英语专业8级 │ │ │ │ │、公共英语6 │ │ │ │ │级或PET5级。│ │ │ │ │ │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 40 │①101政治 │同等学力、跨│ │ 01语言学 │ │②223日语或225法语 │专业报考考生│ │ 02英美文学 │ │③617基础英语(含写作) │须过英语专业│ │ 03翻译理论与实践 │ │④817专业综合(含语言、文学、 │8级、公共英 │ │ 04欧美文化 │ │翻译和文化) │语6级或PET5 │ │ │ │ │级 │ │ │ │ │ │ │007历史旅游学院(028-8476082│ │ │ │ │ 3) │ │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8 │①101政治 │ │ │ 01历史教学论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历史课程论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 │ │ │ │ │ │060105专门史 │ 12 │①101政治 │ │ │ 01中外关系史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旅游文化 │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 │ │ 03西部民族史 │ │ │ │ │ 04巴蜀文化史 │ │ │ │ │ │ │ │ │ │060106中国古代史 │ 10 │①101政治 │ │ │ 01中国古代政治史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中国古代社会史 │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 │ │ 03中国古代经济史 │ │ │ │ │ │ │ │ │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 16 │①101政治 │ │ │ 01中国近代史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中国近代社会与经济 │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 │ │ 03中国现代史 │ │ │ │ │ │ │ │ │ │060108世界史 │ 2 │①101政治 │ │ │ 01世界近代史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世界现代史 │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 │ │ 03日本近代政治思想史 │ │ │ │ │ │ │ │ │ │120203旅游管理 │ 12 │①101政治 │ │ │ 01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旅游企业管理 │ │③304数学四 │ │ │ 03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 │④818管理学 │ │ │ │ │ │ │ │008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028-8│ │ │ │ │ 4760177) │ │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8 │①101政治 │ │ │ 01竞赛数学教学研究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中学数学教育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 │ │ │ │ │ │070101▲☆基础数学 │ 18 │①101政治 │ │ │ 01泛函分析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函数论 │ │③619数学分析 │ │ │ 03代数学 │ │④819高等代数 │ │ │ 04模糊数学 │ │ │ │ │ 05偏微分方程 │ │ │ │ │ │ │ │ │ │070102计算数学 │ 6 │①101政治 │ │ │ 01算法设计与分析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数值分析 │ │③619数学分析 │ │ │ │ │④819高等代数 │ │ │ │ │ │ │ │070104应用数学 │ 8 │①101政治 │ │ │ 01数学物理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Hopf代数及其应用 │ │③619数学分析 │ │ │ │ │④819高等代数 │ │ │ │ │ │ │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 8 │①101政治 │ │ │ 01控制论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模糊系统与神经网络 │ │③619数学分析 │ │ │ 03优化变分不等式与经济平衡│ │④819高等代数 │ │ │ 04随机运筹学 │ │ │ │ │ │ │ │ │ │009电子工程学院(028-8476009│ │ │ │ │ 6) │ │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10 │①101政治 │ │ │ 01大学物理教育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中学物理教育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 │ │ │ │ │ │070201理论物理 │ 10 │①101政治 │ │ │ 01谱学理论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理论物理 │ │③620普通物理(仅要求力学、电 │ │ │ 03数学物理 │ │磁学) │ │ │ │ │④820量子力学 │ │ │ │ │ │ │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8 │①101政治 │ │ │ 01量子场论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引力理论与宇宙学 │ │③620普通物理(仅要求力学、电 │ │ │ │ │磁学) │ │ │ │ │④820量子力学 │ │ │ │ │ │ │ │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 │ 10 │①101政治 │ │ │ 01原子与分子碰撞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分子结构与分子光谱 │ │③620普通物理(仅要求力学、电 │ │ │ │ │磁学) │ │ │ │ │④820量子力学 │ │ │ │ │ │ │ │070205▲凝聚态物理 │ 12 │①101政治 │ │ │ 01凝聚态物质的光学性质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凝聚态物质的高压性质 │ │③620普通物理(仅要求力学、电 │ │ │ 03凝聚态物质的磁学和波磁学│ │磁学) │ │ │ 特性 │ │④820量子力学 │ │ │ 04低维凝聚态物理 │ │ │ │ │ │ │ │ │ │070207光学 │ 8 │①101政治 │ │ │ 01激光传输与控制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量子光学 │ │③620普通物理(仅要求力学、电 │ │ │ │ │磁学) │ │ │ │ │④820量子力学 │ │ │ │ │ │ │ │011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028-8│ │ │ │ │ 4760819) │ │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3 │①101政治 │ │ │ 01地理课程教学论 │ │②201英语 │ │ │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 │ │ │ │ │ │070501自然地理学 │ 16 │①101政治 │ │ │ 01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 │ │②201英语 │ │ │ 02生态安全与生态系统管理 │ │③621地理学综合(含自然地理和 │ │ │ 03环境脆弱区资源开发与保护│ │人文地理) │ │ │ │ │④821高等数学(1) │ │ │ │ │ │ │ │070502人文地理学 │ 18 │①101政治 │ │ │ 01城市土地开发与房地产管理│ │②201英语 │ │ │ 02区域地理与资源经济 │ │③621地理学综合(含自然地理和 │ │ │ 03旅游地理与规划 │ │人文地理) │ │ │ │ │④821高等数学(1) │ │ │ │ │ │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8 │①101政治 │ │ │ 01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 │②201英语 │ │ │ 02空间地理信息共享技术 │ │③621地理学综合(含自然地理和 │ │ │ 03协同空间决策支持 │ │人文地理) │ │ │ │ │④821高等数学(1) │ │ │ │ │ │ │ │012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028-8│ │ │ │ │ 4768325) │ │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16 │ │01方向招收本│ │ 01科学教育 │ │①101政治 │科毕业考生 │ │ 02化学教育 │ │②201英语 │ │ │ 03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02、03方向招│ │ │ │ │收化学专业和│ │ │ │ │本科毕业考生│ │ │ │ │ │ │070303有机化学 │ 10 │①101政治 │ │ │ 01药物合成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功能材料的合成 │ │③622有机化学 │ │ │ 03有机物理化学 │ │④822无机化学 │ │ │ │ │ │ │ │077501▲环境科学 │ 8 │①101政治 │ │ │ 01环境生态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环境监测 │ │③623高等数学(2) │ │ │ 03环境微生物 │ │④823环境学概论 │ │ │ 04清洁生产 │ │ │ │ │ │ │ │ │ │080502▲材料学 │ 18 │①101政治 │ │ │ 01金属有机高分子合成与性能│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材料性能与分子设计 │ │③302数学二 │ │ │ 03功能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④824普通物理学或822无机化学 │ │ │ │ │ │ │ │083002环境工程 │ 8 │①101政治 │ │ │ 01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 │ │②201英语 │ │ │ 02环境影响评价 │ │③302数学二 │ │ │ │ │④825环境工程学 │ │ │ │ │ │ │ │013计算机科学学院(028-84760│ │ │ │ │ 737) │ │ │ │ │077001教育技术学 │ 20 │①101政治 │ │ │ 01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 │②201英语 │ │ │ 02教育软件研究与开发 │ │③626教育技术学基础 │ │ │ 03数字传媒技术与艺术 │ │④826计算机应用基础(含计算机 │ │ │ │ │基础知识和C程序设计) │ │ │ │ │ │ │ │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20 │①101政治 │ │ │ 01图形图像与模式识别 │ │②201英语 │ │ │ 02网络与数据库 │ │③627高等数学与概率统计 │ │ │ 03智能软件开发 │ │④827计算机软件基础(含数据结 │ │ │ │ │构和操作系统) │ │ │ │ │ │ │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 20 │①101政治 │ │ │ 01数据挖掘与信息网络技术 │ │②201英语 │ │ │ 02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 │③301数学一 │ │ │ 03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 │ │④827计算机软件基础(含数据结 │ │ │ │ │构和操作系统) │ │ │ │ │ │ │ │014经济与管理学院(028-84760│ │ │ │ │ 594) │ │ │ │ │020101政治经济学 │ 10 │①101政治 │ │ │ 0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中外经济比较研究 │ │③304数学四 │ │ │ 03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 │④828政治经济学 │ │ │ │ │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25 │①101政治 │ │ │ 01高校经济学课程研究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 │ │ │ │ │ │120202企业管理 │ 15 │①101政治 │ │ │ 01企业理论与企业发展战略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市场营销管理 │ │③303数学三 │ │ │ 03证券投资与管理 │ │④828政治经济学 │ │ │ 0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 │ │ │ 05信息管理 │ │ │ │ │ │ │ │ │ │015生命科学学院(028-8476612│ │ │ │ │ 6) │ │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8 │①101政治 │ │ │ 01大学生物教育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中学生物教育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 │ 03计算机辅助生物教学 │ │ │ │ │ │ │ │ │ │071009细胞生物学 │ 15 │①101政治 │ │ │ 01细胞结构与功能 │ │②201英语 │ │ │ 02细胞工程 │ │③630生物学 │ │ │ 03细胞与分子生态学 │ │④830生物化学 │ │ │ │ │ │ │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28 │①101政治 │ │ │ 01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药用)植物生物化学与分│ │③630生物学 │ │ │ 子生物学 │ │④830生物化学 │ │ │ 03微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 │ │ │ 学 │ │ │ │ │ │ │ │ │ │077501环境科学 │ 8 │①101政治 │ │ │ 01生态工程与环境治理 │ │②201英语 │ │ │ 02生态恢复 │ │③630生物学 │ │ │ 03环境分子生态 │ │④831生态学 │ │ │ 04环境微生物 │ │ │ │ │ │ │ │ │ │016艺术学院(028-84760832) │ │ │ │ │050402音乐学 │ 10 │①101政治 │ │ │ 01理论作曲(分别为:和声、 │ │②201英语 │ │ │ 曲式、作曲、中国古代乐论、│ │③632音乐作品分析 │ │ │ 音乐美学侧重) │ │④832音乐综合理论 │ │ │ 02声乐心理学 │ │ │ │ │ 03声乐教学与表演 │ │ │ │ │ │ │ │ │ │050403美术学 │ 12 │①101政治 │本专业考生需│ │ 01美术教育 │ │②201英语 │在四川师范大│ │ 02中国画 │ │③633素描与色彩写生 │学报名和考试│ │ 03油画 │ │④833综合美术理论 │ │ │ 04版画 │ │ │ │ │ 05水彩画 │ │ │ │ │ │ │ │ │ │017体育学院(028-84760833) │ │ │ │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 35 │①101政治 │咨询电话: │ │ 01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028- │ │ 02体育教学与训练(含:体育│ │③634体育理论 │84760833, │ │ 教学、训练理论及篮球、网球│ │ │84769477 │ │ 、体操、健美操、团体操、足│ │ │email:hongz│ │ 球等专项教学、训练的理论与│ │ │h80@163.co │ │ 实践) │ │ │ │ │ 03学校体育学 │ │ │ │ │ 04体育与健康教育 │ │ │ │ │ 05体育教育管理 │ │ │ │ │ │ │ │ │ │020教师教育学院(028-84760643│ │ │ │ │ ) │ │ │ │ │040107成人教育学 │ 15 │①101政治 │ │ │ 01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教师教育的课程研究 │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 │ 03教师教育的国别比较研究 │ │ │ │ │ 04高等学校教师发展与规划研│ │ │ │ │ 究 │ │ │ │ │ │ │ │ │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20 │①101政治 │ │ │ 01学习与教学心理学 │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 │ │ 02学校心理教育 │ │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 │ │ 03心理咨询与测评 │ │ │ │ │ 04青少年社会性发展 │ │ │ │ │ 05教师心理研究 │ │ │ │ │ 06民族文化心理研究 │ │ │ │ └──────────────┴──┴───────────────┴──────┘ ┌────────────────────────────────────────┐ │ 四川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 ├────────────────────────────────────────┤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 │参考书目: │ │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②《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 │③《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参考书目: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①综合知识;②写作。 │ │010102中国哲学: │ │参考书目: │ │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②《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 │③《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中国哲学。参考书目: │ │《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①综合知识;②写作。 │ │010103外国哲学: │ │参考书目: │ │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②《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 │③《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西方哲学(含现当代各50%)。参考书目: │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编》上下卷,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商务印书馆; │ │②《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③《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①综合知识;②写作。 │ │010106美学: │ │参考书目: │ │①《现代美学体系》,叶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 │②《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 │③《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 │④《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 │⑤《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 │⑥《西方现代美学史》,朱立元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 │⑦《西方美学史教程》,李醒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①美学原理(笔试);②中西哲学史(口试)。 │ │020101政治经济学: │ │参考书目: │ │①《资本论》选读,陈征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 │②《西方经济学》,厉以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 │③《政治经济学》,吴树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 │ │ │复试科目:①经济学说史;②西方经济学。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资本论;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参考书目: │ │①《宪法保障论》,杨泉明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 │②《宪法》,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 │; │ │③《法学概论》,陈光中主编(最新版本)。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综合(宪法学、行政法学、法律逻辑学、民法学、法理学、诉讼法学│ │相关知识)。参考书目: │ │①《宪法》,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 │; │ │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面向2│ │1世纪课程教材; │ │③《法律逻辑学》,石开贵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 │④《民法》,魏振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 │; │ │⑤《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 │ │材; │ │⑥《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 │ │教材; │ │⑦《刑事诉讼法》,陈光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面向21世纪课│ │程教材。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法理学;②行政法与诉讼法学。参考书目:│ │①《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 │ │材; │ │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面 │ │向21世纪课程教材。 │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参考书目: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王锐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政治经济学》,陈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政治学原理》,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参考书目: │ │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毛泽东思想概论》,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①综合知识;②写作。 │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 │参考书目: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王锐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政治经济学》,陈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政治学原理》,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参考书目: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①综合知识;②写作。 │ │040101教育学原理: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教育学基础;②教育心理学。参考书目: │ │①《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 │②《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写作;②外国教育史。参考书目: │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教育史;②写作。参考书目: │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01政治教育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参考书目: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王锐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①综合知识;②写作。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09电子工程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理论力学。参考书目: │ │①《力学基础》,漆安慎著; │ │②《电磁学》,梁灿彬著; │ │③《量子力学》,周世勋著; │ │④《理论力学》,周衍柏编。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光学;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③电动力学。参考书目:│ │①《光学》第3版,姚启均著; │ │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3版,汪志诚著; │ │③《电动力学》第2版,郭硕鸿。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08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 │ │复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实变函数、近世代数(任选一门)。参考书目: │ │①《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简明教程》,程其襄等编; │ │②《近世代数》,张禾瑞编。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复变函数、近世代数、│ │数值计算方法、拓扑学(复试科目以外任选二门)。参考书目: │ │①《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简明教程》,程其襄等编; │ │②《复变函数》,钟玉泉编; │ │③《近世代数》,张禾瑞编; │ │④《数值计算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⑤《拓扑学》,熊金城编。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02文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语文教育学;②写作。参考书目: │ │①《语文教育学》,刘永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语文创新教育研究》,刘永康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文学理论;②现代汉语。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04教育科学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教育学基础;②教育心理学。参考书目: │ │①《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 │②《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写作;②外国教育史。参考书目: │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教育史;②写作。参考书目: │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07历史旅游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历史课程论;②历史教学论。参考书目: │ │①《中学历史教学法》(第二版),于友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历史课程教材教法新探》,陈辉主编,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历史文化;②写作。参考书目: │ │《中国历史文化》(第三版),蔡宗德、李文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中国历史文化。参考书目: │ │《中国历史文化》(第三版),蔡宗德、李文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1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地理学综合(含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②高等数学。参考书目:│ │地理学综合:①《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②《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自然地理;②中国经济地理。参考书目│ │: │ │①《中国自然地理》,赵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②《中国经济地理》(第四版),李振泉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2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科学课程与教学论;②科学技术概论或综合化学(无机化学、有机│ │化学)。参考书目: │ │①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彭蜀晋,林长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 │05年版; │ │②综合化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东北师 │ │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概论》,胡显章,曾国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4经济与管理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西方经济学;②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 │ │①《西方经济学》,厉以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 │②《政治经济学》,吴树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②教育法。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5生命科学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参考书目: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①细胞生物学;②植物学。参考书目: │ │①《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②《植物学》,陆时万、徐祥生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06外国语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②专业综合知识(含语言、文化及英语写作│ │)。参考书目: │ │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①《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 │②Harmer,J.HowtoteachEnglis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 │ │ │专业综合知识(含语言、文化及英语写作): │ │①《高级英语》(上下册),张汉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 │②English(1-8册),黄源深等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 │③《新编简明语言学教程》,戴炜栋、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 │④《语言学教程》(第二版),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⑤《英语词汇学教程》,汪榕培、卢晓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 │⑥《美国文化与文学选集》(1607-1914),潘绍中,商务印书馆,1998。 │ │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①高级英语;②高级听力。参考书目: │ │①《高级英语》(上下册),张汉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 │②English(1-8册),黄源深等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 │040103教育史: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教育学基础;②教育心理学。参考书目: │ │①《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 │②《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写作;②外国教育史。参考书目: │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教育史;②写作。参考书目: │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040104比较教育学: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教育学基础;②教育心理学。参考书目: │ │①《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 │②《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写作;②外国教育史。参考书目: │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教育史;②写作。参考书目: │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040105学前教育学: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教育学基础;②教育心理学。参考书目: │ │①《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 │②《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写作;②外国教育史。参考书目: │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教育史;②写作。参考书目: │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040106高等教育学: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教育学基础;②教育心理学。参考书目: │ │①《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 │②《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写作;②外国教育史。参考书目: │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教育史;②写作。参考书目: │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040107成人教育学(005成人教育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成人教育学;②教育管理学。参考书目: │ │①《成人教育概论》,王北生,河南大学出版社; │ │②《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李盛聪,四川大学出版社; │ │③《教育管理学》,陈孝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教育概论;②中外教育史。 │ │040107成人教育学(020教师教育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教育心理学;②中外教育史。参考书目: │ │①《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 │②《教育学原理》,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 │③《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 │④《外国教育史》,王天一、夏之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⑤《教育心理学》,邵瑞珍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 │⑥《教育心理学》,吴庆麟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教育综合。 │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教育学基础;②教育心理学。参考书目: │ │①《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 │②《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写作;②外国教育史。参考书目: │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教育史;②写作。参考书目: │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040109特殊教育学: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教育学基础;②教育心理学。参考书目: │ │①《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 │②《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写作;②外国教育史。参考书目: │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教育史;②写作。参考书目: │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教育科学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教育心理学;②发展心理学。参考书目: │ │①《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②《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 │③《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桑标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西方心理学流派;②统计学。参考书目: │ │①《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 │②《统计学》,甘怡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20教师教育学院):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教育心理学;②发展心理学。参考书目: │ │①《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②《教育心理学》,吴庆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 │③《心理咨询与治疗》,江光荣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 │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张厚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⑤《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⑥《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心理统计学;②心理学史。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基础心理学。 │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 │参考书目: │ │①《学校体育学》,周登嵩,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 │ │③《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体育心理学;②人体生理学;③专业技术测试;④英语(口试)。│ │参考书目: │ │①《人体生理学》,邓树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 │②《体育心理学》,祝蓓里、季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人体解剖学;②体育概论。参考书目: │ │①《人体解剖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 │②《体育概论》,杨文轩,杨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050101文艺学: │ │参考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 │ │①《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②《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现代汉语: │ │①《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 │③《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 │ │ │01、02、03方向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文学评论写作。参考书目: │ │①《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现代美学体系》,叶朗著; │ │③《西方文论》,孟庆枢; │ │④《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 │ │01、02、03方向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中国古代文论;②中国古代美学。 │ │ │ │04、05、06方向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写作理论与作文。参考书目: │ │①《现代写作学引论》,陈果安著,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 │②《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③《现代写作学:批判与建构》,马正平著,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 │④《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王志彬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 │⑤《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 │⑥《现代美学体系》,叶朗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79年。 │ │ │ │04、05、06方向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美学;②中国现当代文学。 │ │04、05、06方向参考书目若有疑问,请直接与028-84761389咨询。 │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参考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 │ │①《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②《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现代汉语: │ │①《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 │③《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 │ │ │01、02、03方向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语言学概论: │ │①《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 │②《语言学概论》,胡明扬主编,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 │ │ │04方向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公文写作(笔试);②文秘及语言知识(含秘书学、现代汉│ │语、外语);③秘书学(口试)。参考书目: │ │①《公文写作》,夏海波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 │②《秘书学》,陈合宣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中国现代文学;②中国古典文学。 │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 │参考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 │ │①《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②《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 │ │现代汉语 │ │①《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 │③《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笔试);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口试)。参考书目: │ │①《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 │②《古代汉语》,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 │ │③《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④《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 │⑤《语言学概论》,胡明扬主编,语文出版社,2000年。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古代汉语;②语言学理论。 │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 │参考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 │ │①《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②《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 │ │现代汉语 │ │①《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 │③《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 │①《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 │②《古代汉语》,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 │ │③《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中国现当代文学;②文学概论。 │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 │参考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 │ │①《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②《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 │ │现代汉语 │ │①《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 │③《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文学理论。参考书目: │ │①《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中国现当代文学;②古代汉语。 │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 │参考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 │ │①《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②《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 │ │现代汉语 │ │①《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 │③《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书目: │ │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 │ │②《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外国文学;②中国古代文学。 │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参考书目: │ │①《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二册),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版; │ │②《民间文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7月出版。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歌谣学概论。参考书目: │ │《中国歌谣》,朱自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文艺学概论。参考书目: │ │《文艺学概论》,张利群等编,天地出版社,2001年11月。 │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参考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 │ │(1)《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2)《中国古代文学史》(4册),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 │ │现代汉语 │ │(1)《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2)《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 │(3)《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外国文学。参考书目: │ │①《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朱维之,赵灃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东方文学史》,郁金龙、孟昭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外国文学史;②文学理论。 │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 │参考书目: │ │基础英语: │ │①《高级英语》(上下册),张汉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 │②English(1-8册),黄源深等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 │ │ │专业综合(含语言、文学、翻译和文化): │ │①《新编简明语言学教程》,戴炜栋、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 │②《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 │③《新编英国文学选读》(重点考察从浪漫主义至20世纪时期的文学),罗经国,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6年; │ │④《美国文学史及选读》(重点考察浪漫主义至20世纪上半叶时期的文学),吴伟仁,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 │⑤《欧洲文化入门》,王佐良,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 │ │ │法语: │ │①《大学法语二外教程》,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②《大学法语语法与习题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 │ │日语: │ │《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专业基础(含语言、文学、翻译和文化)。参考书目: │ │①《语言学教程》(第二版),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 │②《英语词汇学教程》,汪榕培、卢晓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 │③《文学翻译十讲》,刘重德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 │ │④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EugeneA.Nida,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 │⑤《新编英国文学选读》(重点考察从浪漫主义至20世纪时期的文学),罗经国,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6年; │ │⑥《美国文学史及选读》(重点考察浪漫主义至20世纪上半叶时期的文学),吴伟仁,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 │⑦《美国文化与文学选集》(1607-1914),潘绍中,商务印书馆,1998年。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高级英语;②高级听力。参考书目: │ │①《高级英语》(上下册),张汉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 │②English(1-8册),黄源深等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 │050402音乐学: │ │参考书目: │ │①《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 │②《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 │③《欧洲音乐简史》,钱仁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④《中国古代音乐史》,陈四海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⑤《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 │⑥《民族音乐概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 │ │ │复试要求及参考书目: │ │01方向:①和声、曲式、音乐理论任选其一(“作曲”须交作品一首);②钢琴; │ │02、03方向: │ │①演唱四首作品。 │ │一类:中国民歌两首,中国民歌风格的艺术歌曲、歌剧选曲各一首; │ │二类:中外各两首,其中外国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各一首(原文原调); │ │②提交声乐研究论文一篇。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 │ │01方向:①音乐美学;②指挥理论与实践。 │ │02、03方向:①中国声乐发展史;②外国声乐发展史。 │ │050403美术学: │ │参考书目: │ │①《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西方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美术概论》,王宏建、袁保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④《创作与构图》,张启文著,西南师大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 │ │01方向:①创作;②面试; │ │02方向:白描与创作; │ │03方向:油画写生与创作; │ │04方向:黑白构成与创作; │ │05方向:①水彩写生;②水彩创作。 │ │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专业面试;(2)速写(与初试科目不同)。 │ │060105专门史: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历史文选;②中国历史文化。参考书目: │ │①《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②《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 │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 │①01方向:中外关系史;02方向:中国旅游地理;03方向:西部民族史;04方向:巴蜀文化│ │史;②写作。参考书目: │ │01方向:①《中国近代史》,李侃等编,中华书局第四次修订本; │ │②《世界通史》(近代史、现代史部分),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02方向:《新编中国旅游地理》,刘振礼,南开大学出版社。 │ │03方向:《中国民族史》,王钟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 │04方向:《中国文化史》,柳诒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写作。 │ │060106中国古代史: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历史文选;②唐宋史。参考书目: │ │①《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 │②《隋唐五代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③《宋史》,陈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唐宋史籍;②写作。参考书目: │ │①《唐史史料学》,黄永年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 │②《中国古代史史料学》,陈高华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写作。 │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近现代史;②写作。参考书目: │ │①《中国近代史》,李侃等编,中华书局第四次修订本; │ │②《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世界通史》(近代史、现代史部分),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近代史;②世界近现代史。参考书目: │ │①《中国近代史》,李侃等编,中华书局第四次修订本; │ │②《世界通史》(近代史、现代史部分),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目: │ │《中国近代史》,李侃等编,中华书局,第四次修订本; │ │060108世界史: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发达国家近代史;②专业基础外语。参考书目: │ │《世界通史》(近代史、现代史部分),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世界近现代史;②写作。参考书目: │ │《世界通史》(近代史、现代史部分),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写作。 │ │070101基础数学: │ │参考书目: │ │①《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教材; │ │②《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教材。 │ │ │ │复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实变函数、近世代数(任选一门)。参考书目: │ │①《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简明教程》,程其襄等编; │ │②《近世代数》,张禾瑞编。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复变函数、近世代数、│ │数值计算方法、拓扑学(复试科目以外任选二门)。参考书目: │ │①《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简明教程》,程其襄等编; │ │②《复变函数》,钟玉泉编; │ │③《近世代数》,张禾瑞编; │ │④《数值计算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⑤《拓扑学》,熊金城编。 │ │070102计算数学: │ │参考书目: │ │①《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教材; │ │②《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教材。 │ │ │ │复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实变函数、近世代数(任选一门)。参考书目: │ │①《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简明教程》,程其襄等编; │ │②《近世代数》,张禾瑞编。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复变函数、近世代数、│ │数值计算方法、拓扑学(复试科目以外任选二门)。参考书目: │ │①《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简明教程》,程其襄等编; │ │②《复变函数》,钟玉泉编; │ │③《近世代数》,张禾瑞编; │ │④《数值计算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⑤《拓扑学》,熊金城编。 │ │070104应用数学: │ │参考书目: │ │①《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教材; │ │②《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教材。 │ │ │ │复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实变函数、近世代数(任选一门)。参考书目: │ │①《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简明教程》,程其襄等编; │ │②《近世代数》,张禾瑞编。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复变函数、近世代数、│ │数值计算方法、拓扑学(复试科目以外任选二门)。参考书目: │ │①《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简明教程》,程其襄等编; │ │②《复变函数》,钟玉泉编; │ │③《近世代数》,张禾瑞编; │ │④《数值计算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⑤《拓扑学》,熊金城编。 │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 │参考书目: │ │①《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教材; │ │②《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教材。 │ │ │ │复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实变函数、近世代数(任选一门)。参考书目: │ │①《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简明教程》,程其襄等编; │ │②《近世代数》,张禾瑞编。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复变函数、近世代数、│ │数值计算方法、拓扑学(复试科目以外任选二门)。参考书目: │ │①《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简明教程》,程其襄等编; │ │②《复变函数》,钟玉泉编; │ │③《近世代数》,张禾瑞编; │ │④《数值计算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⑤《拓扑学》,熊金城编。 │ │070201理论物理: │ │参考书目: │ │①《力学基础》,漆安慎著; │ │②《电磁学》,梁灿彬著; │ │③《量子力学》,周世勋著; │ │④《理论力学》,周衍柏编。 │ │ │ │复试科目:理论力学。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光学;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③电动力学。参考书目:│ │①《光学》第3版,姚启均著; │ │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3版,汪志诚著; │ │③《电动力学》第2版,郭硕鸿。 │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参考书目: │ │①《力学基础》,漆安慎著; │ │②《电磁学》,梁灿彬著; │ │③《量子力学》,周世勋著; │ │④《理论力学》,周衍柏编。 │ │ │ │复试科目,:理论力学。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光学;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③电动力学。参考书目:│ │①《光学》第3版,姚启均著; │ │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3版,汪志诚著; │ │③《电动力学》第2版,郭硕鸿。 │ │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 │ │参考书目: │ │①《力学基础》,漆安慎著; │ │②《电磁学》,梁灿彬著; │ │③《量子力学》,周世勋著; │ │④《理论力学》,周衍柏编。 │ │ │ │复试科目,:理论力学。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光学;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③电动力学。参考书目:│ │①《光学》第3版,姚启均著; │ │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3版,汪志诚著; │ │③《电动力学》第2版,郭硕鸿。 │ │070205凝聚态物理: │ │参考书目: │ │①《力学基础》,漆安慎著; │ │②《电磁学》,梁灿彬著; │ │③《量子力学》,周世勋著; │ │④《理论力学》,周衍柏编。 │ │ │ │复试科目:理论力学。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光学;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③电动力学。参考书目:│ │①《光学》第3版,姚启均著; │ │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3版,汪志诚著; │ │③《电动力学》第2版,郭硕鸿。 │ │070207光学: │ │参考书目: │ │①《力学基础》,漆安慎著; │ │②《电磁学》,梁灿彬著; │ │③《量子力学》,周世勋著; │ │④《理论力学》,周衍柏编。 │ │ │ │复试科目:理论力学。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光学;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③电动力学。参考书目:│ │①《光学》第3版,姚启均著; │ │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3版,汪志诚著; │ │③《电动力学》第2版,郭硕鸿。 │ │070303有机化学: │ │参考书目: │ │①《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有机化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物理化学。参考书目: │ │《物理化学》,傅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 │ │070501自然地理学: │ │参考书目: │ │①《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②《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③《高等数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环境学原理。参考书目: │ │《环境学原理》,陈立民等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综合自然地理;②生态学。参考书目: │ │①《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 │②《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 │070502人文地理学: │ │参考书目: │ │①《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②《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③《高等数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环境学原理。参考书目: │ │《环境学原理》,陈立民等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中国自然地理;②中国经济地理。参考书目│ │: │ │①《中国自然地理》,赵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②《中国经济地理》(第四版),李振泉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参考书目: │ │①《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②《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③《高等数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地理信息系统。参考书目: │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遥感导论;②数据库技术。参考书目: │ │①《遥感导论》,梅安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②《数据库系统概论》(新版),萨师渲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071009细胞生物学: │ │参考书目: │ │①《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②《生物化学》,沈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细胞生物学。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遗传学;②微生物学。参考书目: │ │①《遗传学》,刘祖洞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王亚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参考书目: │ │①《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②《生物化学》,沈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分子生物学。参考书目: │ │《分子生物学》,P.C.特纳等著,科学出版社。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遗传学;②微生物学。参考书目: │ │①《遗传学》,王亚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077001教育技术学: │ │参考书目: │ │①《现代教育技术》,黄河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 │②《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③《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④《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专业版第二版)》,陶树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⑤《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 │ │ │复试参考科目:教育技术综合技能考试(含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页设计)。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教学设计;②教育学原理。参考书目:①《│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 │③《教育概论》,叶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 │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参考书目: │ │①《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 │②《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③《高等数学》第5版,同济大学; │ │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3版,浙江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计算机综合技能考试(含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程序设计)。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计算机网络;②软件工程。参考书目: │ │①《计算机网络》第4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 │②《软件工程导论》第3版,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 │077501环境科学(012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参考书目: │ │①《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环境学概论》,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环境工程概论。参考书目: │ │《环境工程概论》,朱蓓丽,科学出版社。 │ │077501环境科学(015生命科学学院): │ │参考书目: │ │①《环境学概论》第三版,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环境学概论。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动物学;②微生物学。参考书目: │ │①《动物学》,刘凌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②《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080502材料学: │ │参考书目: │ │①《普通物理学》(第5版),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 │②《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③《有机化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复试科目:材料学概论。 │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 │参考书目: │ │①《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 │②《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③《高等数学》第5版,同济大学; │ │④《线性代数》第3版,同济大学。 │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计算机综合技能考试(含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程序设计)。参考│ │书目: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计算机网络;②软件工程。参考书目: │ │①《计算机网络》第4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 │②《软件工程导论》第3版,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 │083002环境工程: │ │参考书目: │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版。 │ │ │ │复试科目及及参考书目:环境学概论。参考书目: │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120202企业管理: │ │参考书目: │ │①《政治经济学》(第二版),吴树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 │②《管理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 │ │③《西方经济学》,厉以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 │④《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版),黄渝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⑤《经济法律通论》,刘文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⑥《财务管理》,王庆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 │ │ │复试科目:①管理学;②西方经济学;③企业管理理论。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①经济法;②财务管理。 │ │120203旅游管理: │ │参考书目: │ │①《基础旅游学》,谢彦君,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 │ │②《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吴必虎,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 │ │ │ │复试科目:旅游管理学。 │ │ │ │同等学力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①旅游综合知识;②写作。参考书目: │ │《旅游地理学》,保继刚,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 │ │ │跨专业报考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旅游综合知识。参考书目: │ │《旅游地理学》,保继刚,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