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为满足校内研究生同学科研选题、论文撰写全过程的需要,现拟开设《研究生科研信息素养与创新》选修课,课程学分计1分,16学时。课程内容贯穿信息检索、获取、评价、利用、管理、传播的全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本校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介绍、各种数据库和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和技巧及获取途径、参考文献管理软件、文献分析软件、论文选题与科研前沿追踪、学术规范与投稿等。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让已经具备基础信息素养的研究生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专业信息资源, 并学会根据不同的科研和学习需求, 掌握专业相关学术信息的搜集、整理、挖掘、内化的基本方法, 培养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使之能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独立撰写文献、形成自己的学术成果,并积极进行学术投稿。
二、计划开课情况
本次《研究生科研信息素养与创新》将同时在两个校区开课,有意选课的同学可于3月19日前进入研究生系统选课。具体行课另行通知。
狮子山校区,陈琴老师,6-9周周二下午6-9节,上课地点07413;
成龙校区,王一老师,6-9周周三下午6-9节;上课地点1-C203。
三、授课教师介绍
陈琴,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数据分析与学科服务研究。在《图书馆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7 篇,参与编写《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获四川省2020-2021 年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三等奖。参与讲授的《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课程获四川师范大学2020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王一,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计量研究。主讲的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通识课程《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202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讲的 MOOC《信息素养:效率提升与终身学习的新引擎》,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 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曾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
四、课程内容
1.文献信息资源的甄别与评价。介绍科研常用的十大信息源;介绍C刊、北大核心等及其影响因子;介绍论文写作时相关的信息查询来源。
2.文献数据库及其应用。以本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为例,介绍常见的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方法和技巧,告诉你所不知道的知网、WOS新功能,让你事半功倍。
3.开题与立项前的文献调研。如何确定本专业的核心期刊目录,如何获取各级各类项目指南和立项信息,如何查看研究热点、最新前沿等,保障你选题的科学性及其价值,将是本节课重点讲述的内容。
4.文献管理软件及其应用。主要介绍文献管理工具和信息可视化工具,如Endnote、Noteexpress 等文献管理软件,助你在研究生学习与科研期间高效利用电子资源。
5.文献分析软件的应用。重点介绍 Citespace、VosViewer、HistCite等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 让你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对文献进 行深度分析,快速锁定专业方向的重要文献和学术大咖,节省查阅文献的时间。
6.实用的科研小工具介绍。介绍互联网上常用的科研工具及其获取方式,如论文写作中的排版、润色工具,全能的聚合搜索平台,综合的学习资源下载平台、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等。
7.学术规范与投稿指南。重点介绍学术规范、论文排版、参考文献格式及投稿指南,提高你的学术规范意识及投稿效率。
编辑: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