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结合2025年学校科普月活动相关要求,研究生院组织2024级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实习期间开展“科普进课堂”活动。
本次活动不仅是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更是一堂面向未来教师的“金课”。为了做好科普,实习研究生必须钻研如何将专业知识“降维”转化,这一过程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教学创新与课程开发能力。实习研究生一改“你讲我听”的传统模式,积极采用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的趣味科学游戏、小组挑战任务和简易实验探究,将专业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激发了中小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此次活动成功构建了“高校-基地”协同科普的新模式,既丰富了中小学校的课后服务与科学教育内容,也为教育硕士培养提供了创新的实践范式。未来,研究生院将继续总结并推广此类成功经验,推动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为服务基础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以下为科普活动课堂教学展示:
实习学校名称: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
主讲实习生:曹茂琳,学科教学(生物)专业
主题名称:生生不息——DIY多肉盆栽
活动核心内容:介绍多肉植物的多样性与独特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动手栽植的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劳动素养及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实习学校名称: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主讲实习生:王亚楠,学科教学(生物)专业
主题名称:饮之有道——茶文化体验
活动核心内容:以中国茶文化为切入点,介绍茶的制作及其受欢迎的原因。带领学生泡茶品茶,尝试点茶等实验,了解茶这一植物的生长环境,品种,品种特点,制作过程。了解茶的价值功效(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减肥等等),以及生活妙用(茶垢洗头)。

实习学校名称:成都市树德中学(宁夏校区)
主讲实习生信息:唐奎,学科教学(地理)专业
主题名称:喜马拉雅山烟花秀
活动核心内容:以“时事热点-喜马拉雅山烟花秀”为科普素材,结合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理教材中的“地球的圈层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在喜马拉雅山燃放烟花对地球的圈层结构(外部圈层)所带来的影响,从地理的角度剖析喜马拉雅烟花秀的不科学性以及危害性,同时讨论此次活动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思维,树立保护自然、敬畏自然的价值观。

实习学校名称:成都市树德中学(宁夏校区)
主讲实习生:张志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主题名称:非暴力沟通
活动核心内容:围绕非暴力沟通展开,教授“正性四步沟通法”,并通过剧本设计、案例分析、实践练习等形式,学生可以掌握有效沟通技巧,改善亲子沟通关系。

实习学校名称:天府第七中学
主讲实习生信息:柳浩楠,学科教学(地理)专业
主题名称:月相变化的奥秘
活动核心内容:课程采用“动手制作—观察—讨论—归纳”的模式,学生通过使用泡沫球、竹签和台灯模拟月球公转过程,直观理解了月相变化的规律。

撰稿:肖雅丹
摄影:各教育硕士实习生
初审:李 奇
复审:张俊慧
终审:雍 彬
编辑:肖雅丹 审核:张俊慧 终审:雍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