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10月15日下午,学校在狮子山校区综合楼六楼会议室举办了以“导师论导”为主题的研究生导师论坛暨新增导师培训会。会议由研究生院副院长朱渌涛主持。
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廖群英教授在主题报告中结合自身指导研究生的工作经历,以生动具体的案例,对一个导师在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中的注意事项、主要经验等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导师应该围绕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定位,着重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研究能力。为此,导师应努力为研究生创造拓展学术视野的机会,根据学生的需求,通过深入的交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各种专业工具,注重学习和论文撰写、发表过程中学术规范的培养,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达到共同成长的双赢结果。
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原学校党委副书记钟仕伦教授在主题报告中阐述了他对于“专业”的理解和认识。他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能称得上“专业”的三个职业是教师、医生和律师。其中,教师(导师)作为一个专业是神圣并受到广泛尊重的,因为它蕴涵了对人生命的关联,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做一个合格的导师,不仅要有“发展”的理念,对于学生和自身的发展要有规划,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发展路径。同时,还应树立正确的专业纪律观念,适当进行自我约束,认真完成规定的研究生培养任务;要充分认识到大学讲台是神圣的,学术是至上的,始终要求自己和学生敬畏学术。此外,导师还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社会交往能力,进而培养研究生的交往能力。他还结合20多年来指导研究生的工作体会,指出着重培养研究生专业研究能力的重要性。他认为,以“讲课题”、“用课题讲”的方式进行研究生的课程讲授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专业中的问题,培养专业研究的兴趣;同时导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断丰富和修正研究和讲授的课题。最后,他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1980年10月在全国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上的精彩讲话与新增导师们共勉。
为了使新增导师尽快熟悉国家的有关政策以及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政策和流程,研究生院为每位导师印发了《研究生导师工作手册》。同时,研究生院副院长杜柏杨、培养科科长黄燕、学位办副主任李晴华还分别就招生、培养、学位论文等具体业务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和提醒。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凯在总结讲话中对两位专家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对今年上岗的60余位研究生导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从“导师何谓”、“导师何导”、“导师导何”三个层面谈了对于导师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他指出,导师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于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导师应凭借自身在做人方面端正的品行、做学问方面扎实的功底,对学生进行做人、做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应始终贯穿对人生命的关注以及敬畏学术、学术至上的理念。
【编辑:苏杰】
(微信扫描分享)